臺北代書及李非上海團隊在臺置產團隊2019年上半年接連二案通過后,2019年2月申請的案件,再創佳績及奇跡。
1. 廣東深圳李小姐,2018年11月22日申請(中間當事人文件變更拖了2個月),2019年5月30日核準。
2.
四川
樂山游小姐,2018年12月7日申請,2019年5月30日核準。
3.
四川
內江16歲王小妹妹(母親先前已經核準購買入臺),2019年1月申請,2019年6月28日核準,而未成年人購屋申請過程復雜,光光公證法律文件包含親權關系及代理委任行為等等,就制作5份文件,后續過戶移轉及入臺證辦理更是復雜。

土地產權證、房屋建筑產權證,大陸人臺灣買房成功后可以取得這2證,和臺灣當地人一樣
臺灣代書及上海李非團隊,充分合作,創造佳績外,平均每一件約4-6個月完成申請核準,(四川內江14歲王小妹妹)的未成年購屋案件,更是在風險中創造奇跡特例,大陸人士在臺置產紀錄上,創造唯一母女購買通過的案件,這一件是代書發揮專業實力,不論在法律上合法無瑕疵,道理上讓審查委員無可置喙,情理上更體現兩岸人倫親情,所以審查會上,讓所有審查委員不得不同意本案,當然技巧絕非三言兩語。
當然,有其他同業意圖模仿代書團隊的作業模式,甚至藉由業務往來打聽業務消息,但是團隊的實力,在于代書個人的深厚不動產法律登記專業,無論從契約、委任、公證、申請、陳報、會勘、警察訪查陳述、審核、報稅移轉過戶、水電瓦斯稅籍更名、入臺申請及換簽、每半年稽核訪查等等,代書團隊不怕模仿,但擔心同業模仿不全而削價競爭,把客戶當實驗品,減損客戶權益。
或許有些客戶抱持買菜想法,但是外在臺置產及簽證,本來就相當專業,尤其涉及入臺紀錄及管制,更是不得等閑視之,「便宜絕對沒好貨」,簽了約,結果發現簽錯契約內容,臺灣屋主不爽提告,或者是,契約亂簽,大陸買方解不了約,搞得心情不愉快,又或是等到審查機關發現契約內容不實,申請過程出事、結果不準、違約情事產生,甚至留下不良申請紀錄,這時候再來找代書團隊,我都不知道該接?還是不該接?
因為要考慮事務所團隊名聲,畢竟大陸人士不動產審查制度,相當主觀,如果代書團隊都接這種別人辦爛的案件,我想審查機關也會注意代書團隊。
就算要接,申請過程的復雜及風險難度,一定涉及服務價格高低,而此時價格絕對不是代書團隊原本的服務價格。

大陸人臺灣買房后可以拿到不動產入臺證,一次性可以停留4個月,每年都可以這樣
(品牌及責任)是我們團隊的信念,代書的臺灣團隊與李非的上海團隊,海峽兩岸實力合作,不是一、二件好運過關的團隊,也不是沒有經驗把客戶當實驗品的團隊,這個團隊已經10多件全臺各地大陸人士置產過案及不動產入臺成功順利的例子,甚至過案各戶都已經服務近5年多,不是虛假,也不是天花亂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