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宜住宅爆弊案,各界批評聲浪再起,其中以持有一定年限后可轉售的規定,最受爭議,認為是另一種國宅炒房。一項調查指出,和抽簽售價相比,北市知名國宅最少漲3倍,有的漲了超過15倍。
住商不動產近日統計北市國宅推出至今總漲幅,發現國宅品質雖然為人詬病,有的甚至是海砂屋,但因多具交通、學區、生活機能優勢,房價年年上漲,早年雖遠遠落后周邊行情,但后來都能追上,以漲幅來說,大多高于一般住宅。
本網站與臺灣知名中介機構、旅行社合作,推大陸人赴臺買房整套服務。從篩選房源、到辦理入臺證、房屋買賣、以及長期居留入臺證辦理。是大陸個人赴臺買房第一選擇!
臺灣買房咨詢電話:400-001-5186、微信號:908774598、個人手機:13671564323
以
中正紀念堂旁的新隆國宅為例,75年完工時,一部分分配給原住戶以及公教人員,剩下75戶,以一坪4.7萬元賣給中簽戶,現在根據實價資料,目前一坪高達76萬元,28年來漲了15.1倍,平均每年漲幅達五成四。
另外,包括信義區的永吉國宅、忠駝國宅,大安區的正義國宅、成功國宅、大安國宅以及中山區的興安國宅,多年來,房價也都從最早的個位數,一坪6、7萬元,漲到現在一坪已動輒近80萬元,漲幅多達10到12倍。
位置相對偏遠的
北投區文化新城、百齡國宅,松山區的延壽國宅等,目前行情和當年推出時比較,都大漲了3倍以上。
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,在住宅政策的規畫,習慣從增加供給做為思考,再搭配限定轉手策略,作為炒房管控手段,國宅如此,這幾年推出的合宜住宅也一樣。但只要增加數量規模不夠,當閉鎖期結束后,這些住宅就會快速向市價看齊,由于規畫的住宅,大多投入大量公共建設,區域漲幅往往大于整體漲幅,這些住宅房價表現往往更為亮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