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可口美味的風味小吃外,更是攤販云集的購物街,為民眾宵夜、購物好所在。由于臺中市是全臺的交通中心,使得這里的小吃集合了南北口味,有臺灣小點心、臺中肉圓、潤餅、當歸鴨、蚵仔煎、炒花枝、肉羹、米糕……,也有來自異國的新加坡肉骨茶、上海麻辣涮鍋、壽司、日本料理等,口味繁多,且價格便宜又大碗。
擁有四十多年歷史的中華路夜市,是臺中市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夜間市集,當時 ??每天晚上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潮涌進中華路與公園路,各個美食、服飾、娛樂、用品等攤子都熱鬧滾滾,整條路上擠滿人潮,也讓臺中市成了一座不夜城。 中區曾為臺中市最繁華興盛的地方,約在60、70年代時,百貨公司、商業大樓與市政機構林立,白天人潮多聚集于傳統市場、百貨公司、商店街上,夜晚則以臺中中華路夜市最為熱鬧。中華路除了夜市外,還有多家電影院,全盛時期有六、七家電影院同時存在,據在地居民表示,每天從下午5點到晚上12點,可以看見人潮把中華路塞得水泄不通的盛況。
臺中中華路夜市的人口重心轉移近十多年來,隨著科技進步、交通發達與都市重心的轉移,中區逐漸沒落,臺中中華路夜市的繁榮景況也大不如前,原本只專賣單一產品的店家,如:蚵仔煎、蚵仔面線、燙魷魚、潤餅、刈包等小吃,也為迎合顧客的需求而改變經營模式,紛紛加入快炒、湯品等多樣化料理。 過去有許多民眾會從大里、太平、清水、沙鹿、彰化等郊區來到臺中市市區逛街游玩,但這些年下來,各個地區也陸續發展,民眾就近逛街購物、嘗美食,加上逢甲、一中、東海學區夜市興起,相對中區人潮逐漸減少,除了假日會有較多觀光游客外,平日以在地顧客為主。
縱然臺中中華路夜市少了曾經的風華歲月,但中華路夜市里的那份人情味與感動仍然存在,走進中華路,各個小吃攤老板熱情的招呼著,一句「今天想吃什么?」或是誠摯的笑容都讓人倍感窩心,臺中中華路夜市不僅為民眾除去繁忙工作的壓力與生活腳步的催促,也真正感受到傳統淳樸的臺灣味。